我院醫(yī)療技術及優(yōu)質(zhì)服務在泰國傳播
12月12日中午近1點鐘,我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yī)生辦公室,來自泰國的留學生黃笑雪(中文名)、紅月娟(中文名)在做完復查后,和另外兩個泰國同學親昵地摟著護士長仇建麗的肩膀說:“我們中午不想回學校吃了,媽媽你請客。”
“沒問題。你們想吃什么?”
“真的嗎?我們想吃上次那家的老友粉。”
“你們稍等下,我去換衣服下班,帶你們一起去吃粉,吃完后,你們就回學校哦。”
在其他病人和家屬看來,以為這就是仇護士長的“女兒們”。筆者也是從耳鼻喉科的醫(yī)護人員介紹中,才明白圍繞著仇建麗護士長的四個女孩其實泰國來欽州學習的留學生。
黃笑雪、紅月娟因患急性咽喉炎、鼻竇炎而在我院住院,雖然住院時間短暫,但她們卻與耳鼻喉科的醫(yī)護人員成為了“一家人”。
“都說生病的人是脆弱的,更何況是遠離國家和家鄉(xiāng)?為了讓這兩女孩住院期間不感到孤獨,我們特意給她們的雙人間加床,給另外兩個照顧她們的同學住。”仇建麗護士長如是說。
說起與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yī)護人員結(jié)下的深厚情誼,漢語說得相對較好的黃笑雪說,她們是今年剛從泰國來欽州的留學生。在住院期間,醫(yī)護人員對她們都很細心照顧,每一項治療都說得讓她們明白才施行。剛?cè)朐簳r,她們對吃飯問題擔憂不已,由于漢語不是很好,每天不知道點什么菜,也不敢向餐飲店訂餐。但在住院第一天,黃笑雪和同學們的顧慮很快就煙消云散。仇建麗護士長和醫(yī)護人員們早就細心的想到了這點?紤]到泰國與欽州兩地的飲食不別,每天快到吃飯時間時,耳鼻喉科的護士長或值班醫(yī)護人員就利用空隙詢問她們“想吃什么”,幫助她們點菜,代她們向餐飲店定餐。平常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或事情,4個泰國留學生都會找醫(yī)護人員幫忙。“他們都很樂意幫我們,非常熱情、友好和善良,讓我們倍感家的溫暖。”
在出院時,黃笑雪、紅月娟四人和仇建麗護士長已成為QQ和微信好友。為了表達對耳鼻喉科全體醫(yī)護人員精心照顧和關心,兩位留學生畫了一幅用中文、泰文寫有的“中泰友好”主題畫,畫中,有兩個可愛的女孩,一個梳著發(fā)髻的女孩代表泰國姑娘,黃笑雪說這是泰國古代的著裝形象;一個穿旗袍、頭扎紅色頭繩的女孩代表中國姑娘。
“我們還有一個月就要結(jié)束學習,回到自己的祖國了,我們希望媽媽她們能到我們家鄉(xiāng)玩。”黃笑雪和同學有些依依不舍地與耳鼻喉科的醫(yī)護人員道別。 (院辦 李關秀)

泰國留學生在向欽州電視臺記者展示她們精心繪制的“中泰友好”之畫。(李關秀攝)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